目前變電站的直流饋電網絡多采用樹狀結構,從蓄電池到站內用電設 備,一般經過三級配電,每級配電大多采用直流斷路器作為保護電器。由於上下級直流斷路器保護動作特性不匹配,在直流係統運行過程中,當下級用 電設備出現短路故障時,經常引起上一級直流斷路器的越級跳閘,從而引起其它饋電線路的斷電事故,進而引起變電站一次設備如高壓開關、變壓器、 電容器等的事故。為防止因直流斷路器及其它直流保護電器動作特性不匹配帶來的隱患,國家電網公司對於新裝和運行中的直流保護電器,規定了必須 進行安秒特性測試,保證性能與設計相符,以確保直流回路級差配合的正確 性。2005年發布的《直流電源係統運行規範》第十二條第八款規定“直流熔斷器和空氣斷路器應采用質量合格的產品,其熔斷體或定值應按有關規定分級配置和整定,並定期進行核對,防止因其不正確動作而擴大事故” ;《直流電源係統技術監督規定》第二十七條中規定: “自動空氣斷路器使用前 應進行特性和動作電流抽查。”《預防直流電源係統事故措施》第十一條中規定:“使用前宜進行安秒特性和動作電流抽檢”。
直流保護電器的安秒特性一般在國家級實驗室或檢測站進行測試,設備 占地麵積大,需要配置專門的充電裝置和大電流負載箱,操作複雜;部分運行單位利用變電站蓄電池組對直流保護電器的級差配合進行試驗,但無法準 確測試其電流-動作時間特性。因而造成直流係統投運後,現場檢修維護人員因不具備相應的測試手段和工具,無法檢驗直流保護電器的安秒特性是否滿 足要求。
根據直流保護電器安秒特性測試的現實狀況,本公司推出了一種適合變電站現場使用、便於攜帶、自動化程度高的直流斷路器安秒特性測試及級差配合綜合係統,可以為運行維護部門提供直流保護電器動作特性的測試手 段,對直流保護電器的動作特性以及級差配合進行校驗,以便提高直流係統運行的可靠性,保證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1.儀器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 PC 機聯機使用。
2. 儀器提供直流大電流源使用簡便,無需提供蓄電池等直流電源。
3. 320×240 液晶顯示器、高速熱敏打印機,人機對話全鍵盤操作方式,智能化工作全過程。
4. 采用電力電子控製技術產生直流大電流輸出,輸出電流響應速度快、精度高、連續可調。
5. 多個高精度傳感器自動切換電流量程和高性能 14 位 AD 采集芯片。
6. 具有掉電存儲功能,可以存 1000 組試驗數據。
7. 自動保存設置數據,掉電後開機後顯示上一次的設置數據。
8. 具有安秒動作試驗方式、通流不動作試驗、脫扣測試試驗、差級配合試驗、內阻測試試驗五大試驗。完全兼容全點測試和抽點測試。
9. 儀器提供 RS232 通信接口,電腦完全可以控製儀器並導出試驗數據。
10. 聯機使用方式時,可以操作控製儀器、導入試驗數據、存儲試驗數據、生成數據報表、生成數據曲線、生成 EXCEL 報表等。
11. 儀器帶有過熱、過流、過壓保護保護功能。
12. 儀器抗幹擾能力強,電磁兼容性能強。
電源輸入 | 220V±10% |
頻率 | 50Hz±0.5 Hz |
測試電流範圍 | 0—500A |
測試電壓範圍 | 0-1.0V |
測試電流紋波係數 | 小於 5% |
輸出電流的穩定性 | ≤0.5% |
時間記錄 | 0-9999S |
最小時間分辨率 | 0.1ms |
環境溫度 | -20℃至 50℃ |
外形尺寸 | 470mm(長)×320mm(寬)×460mm(高) |
重量 | 20kg |
服務宗旨
遵循 “實用”、“夠用”、“好用”的原則,為用戶提供的整套解決方案。快速、果斷、準確、周到、徹底的行動力贏得用戶的滿意。
售前服務承諾
1.提供專業谘詢。在2小時之內答複您提出的專業技術問題;
2.提供詳細資料。在1小時之內將您所需要的技術資料郵出;
3.提供合理報價。在2小時之內為您提供合理報價。
售中服務承諾
1.采用全國統一的《工業品買賣合同》與您簽訂合同和技術協議;
2.竭力按時按量為您提供優質產品,並采用最優運輸方式,確保您收到貨物完好無缺;
3.積極與使用人員溝通,尊重用戶安排,為用戶提供周到的技術支持。
售後服務承諾
1.草莓黄色视频將按照客戶的要求提供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技術資料;
2.如果產品有質量問題,一年免費保修,有合同約定的按合同約定;
3.草莓黄色视频保證在15分鍾內進行電話指導,由您自行排除設備的簡單故障。
武漢草莓黄色视频電力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專注於生產銷售各類電力測試設備,目前主要經營產品有:電纜故障草莓视频18免费观看、直流電阻草莓视频18免费观看、絕緣電阻草莓视频18免费观看等,客戶遍及全國,草莓黄色视频真誠期待與您進行良好合作。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佛祖嶺街道鳳凰園中路10號金華視工業園研發樓西邊二樓
Copyright © 2022 武漢草莓黄色视频電力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加微信
掃碼進小程序